发布会现场。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
人民网重庆6月6日电 (陈琦)“2022年,渝中区实现优良天数300天,其中一级优天数同比增加5天。”6月6日,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晓江在2023年“六五环境日”新闻发布会上介绍。数据显示,渝中区已连续5年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,在全市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中连续四年考核“优秀”。
刘晓江介绍,2022年,全区全区PM2.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,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为近8年来最低;“两江”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II类标准;大溪沟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土壤环境质量方面,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%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3.2分贝,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年均值65.9分贝,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。绿化覆盖率38.91%。全年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整治后的渝中区长滨路郁郁葱葱。王欢摄
具体来看,在“打好蓝天保卫战”上,为了努力让“蓝天”常在,渝中区全年淘汰老旧车2900余辆,累计建成充电桩2900余根。辖区67艘运营船舶、13座码头岸电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“全覆盖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创新实施7艘“两江游”船舶废气污染治理试点,开创全国内河在用船舶废气治理先河。
在“打好碧水保卫战”上,持续推进两江沿线45个入河排口“查测溯治”专项整治行动。完成菜园坝、滨江公园、洪崖洞等3处泵站改造和B24线(渝中段)、B25线山水入网问题整治,逐步解决污水溢流问题。严格执行泊岸船舶污水、垃圾做到“全收集”“全上岸”。
渝中区长滨路岸线珊瑚公园崭新亮相。王欢摄
在“打好净土保卫战”上,全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规范化建设,实现大、中、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精细化规范化管理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,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6%以上,全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保持安全。
发布会上,渝中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杨志臻介绍,为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,他们专程新购置了1台高科技设备——颗粒物激光雷达。这台颗粒物激光雷达能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不间断扫描,有效探测半径可达5公里,雷达扫描图可直观展示出扬尘、烟尘等颗粒物污染点位,便于及时转交给相关单位落实整改,做到精准治污。今年投入使用以来,已累计发现污染点位50余次。
渝中区戴家巷步道。王欢摄
面对当前夏季臭氧污染形势严峻,渝中区生态环境局也用上了高科技。利用臭氧污染光化学反应在线观测舱,对参与光化学反应组分进行在线观测,基于观测数据绘制臭氧污染EKMA曲线,识别渝中区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,科学制定臭氧防控路径,有效控制夏季臭氧污染。
“渝中区2023年的生态环保总体目标为: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305天左右,‘两江’渝中段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II类;完成市级下达的能耗降低、碳减排和总量减排目标任务;环境安全保持‘零事故’。”刘晓江表示。
Copyright © 2002-2017 丽人版权所有(www.2043.net)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16423号-4 邮箱: 990 358 869@qq.com